Page 35 - Epoch Times Weekly Issue 1 - 2 Dec 2016
P. 35
穹 頂,是皮埃 爾‧米格 納 爾 德(P ie r r e
建築特點 Mignard)在1663年的裝飾—「受真福品
者們的榮耀」和一個華麗的祭壇華蓋,其
安娜王后先為修道院購買了一座豪華 靈感來自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府邸,在幾年後又增加了一些附加建築。 在穹頂的壁畫,是皮埃爾.米尼亞爾
安娜王太后1645年要求弗朗索瓦‧芒薩爾 (Pierre Mignard,1612~1695)的作品,有
聖恩谷教堂 個教堂和一個宮殿。 他們在天堂裡環繞著聖父、聖子和聖靈,
舊約和新約《聖經》裡面的近200個人物,
(Fran着ois Mansart,1598~1666)再添加一
安娜王太后於1666年1月20日駕崩,
體現了教會得勝的主題。
而教堂在1667年才最終完成。該建築被
皮埃爾‧米尼亞爾的穹頂壁畫。
在1665~1667年間由米歇爾‧安圭埃爾
先後委託給當時最有名的建築師:弗朗 中殿拱頂和壁柱的18個美麗雕刻,
索瓦‧芒薩爾、雅克‧勒梅西埃(Jacques (Michel Anguier,1612~1686)完成。其
建築由來 Lemercier,1585~1654)、皮埃爾‧勒‧ 他雕塑,特別是祭壇前面的十字架下的
繆埃(Pierre Le Muet,1591~1669),最 雕塑,是弗朗索瓦‧安圭埃爾(Fran着ois
聖恩谷教堂由「奧地利的安娜」(Anne
後是加布里埃爾‧黎德(Gabriel Le Duc, Anguier,1604~1669)的傑作。主祭壇由
d´Autriche,1601~1666)王后建立,她是西
1630~1696)。 3個人物塑像組成:嬰兒耶穌臥在一個天
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女兒,於1615年嫁給
建築師們借鑒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 然馬槽內,旁邊是態度虔誠的聖母和聖若
路易十三成為法國王后。
設計理念,賦予聖恩谷教堂金色的穹頂。 瑟。◇
其時正值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
同時,他們還模仿意大利著名建築師貝尼
使全歐洲分裂為天主教與新教兩大陣營,
尼,為教堂蓋起一座由扭曲形態的圓柱支
爆發了席捲全歐洲的大規模戰爭—1618
撐的華蓋。
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
由於安娜王后出身於法國敵對一方
教堂概覽
的哈布斯堡家族,反對當時的新教改革,
所以在這場規模空前的長期戰爭中,始終
教堂是拉丁十字架平面結構,其高聳
被法國的首相紅衣主教黎塞留(Richelieu,
的巴洛克風格的大圓頂,從教堂前的廣場
1585~1642)所懷疑。自1622年流產之 華蓋和主祭壇的雕刻。
就可見到。按照弗朗索瓦‧芒薩爾的原設
後,安娜王后也逐漸被國王路易十三疏
計,沒有採用傳統的教堂立面,側翼塔殿
遠。
和入口大門朝向一個突出的臺階,展現出
篤信天主教的安娜王后,於1621年開
好像城堡入口的模樣。
始興建聖恩谷修道院。在1624年7月3日正
教堂的正面外牆有兩層樓高,用並
式奠基,場地由王室捐獻,安娜王后將其
接加固的雙級立柱支撐三角楣,還有兩
特別奉獻給聖母以祈求誕生一位王子。
個賦予巴洛克式建築特色的倒捲渦形扶
王后終於在1638年9月5日生下一個繼
垛裝飾,體現了17世紀上半葉教堂建築的
承人—「神賜路易」(Louis-Dieudonn着)王
革新。類似於同樣由弗朗索瓦‧芒薩爾在
太子,即未來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1642
1623~1624年建造的菲揚教堂(L'glise des
年12月4日,紅衣主教黎塞留去世,馬薩林
Feuillants)的正面。
(Mazarin,1602~1661,1643~1661為法
弗朗索瓦‧芒薩爾將教堂外觀用垂直
國首相和樞機主教)成為黎塞留的指定繼
線分成區:兩級柱簷(底層更突出,用優美
承人。國王路易十三1643年5月14日駕崩,
的螺旋支撐門廊)和半級臺階,三角楣後
馬薩林成為法國首相。當時王太子只有5
面是支撐第二級柱子的基礎。因而顯得比
歲,42歲的安娜王后承擔起為未來的「太
矯飾主義風格的建築更為清晰審慎。
陽王」路易十四攝政的任務,與馬薩林共
三 角楣上 的獻 辭 為 拉丁 語「I E S U
掌內政和外交大權。
nascenti VIRGINIQ(EU)MATRI」,意即「(這
因此,攝政的安娜王后能夠實現她的
座教堂是獻給)耶穌的誕生及其生身聖
願望,建立一個「宏偉的教堂」奉獻給上帝
母。」以表達安娜王后感謝上天賜予她一
以感謝賜給她一個兒子。「完全重建聖恩
個孩子,並供奉這個教堂以紀念聖母瑪利
谷的教堂和修道院,要不惜代價讓它成為
亞。
虔誠的永恆標誌。」弗勒里的男修道院院
在教 堂內 部,大 圓 頂 下 面的 室內
長說。
35
聖恩谷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