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Epoch Times Weekly Issue 13 - 17 Mar 2017
P. 35
澳洲人的劇院文化 曾到訪過劇院的部分名人
去劇院看show是澳洲人的娛樂方式之一。他們從小就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anardo Dicaprio)
跟隨父母觀看音樂劇等各種演出,耳濡目染。再加之在很多 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
學校都有孩子們參與的音樂劇表演,或用原劇目加以改編, 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
從歌、舞、對話、表情,孩子們的投入絲毫不遜專業水準。因
凱莉•米洛(Kylie Minogue)
此,劇院對澳洲人來說,已成為生活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
羅素•克勞(Russell Crowe)
部份。
傑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
澳洲人去劇院,不僅是對劇目本身的喜愛,也很享受劇
院本身的氛圍。有人鍾情於Capitol Theatre的歷史底蘊,有人 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
則青睞Sydney Lyric的現代化視聽感受。
曾登臺表演的部分藝術家
悉尼華人談劇院體驗
美國著名搖滾樂隊Bon Jovi
Crystal讀碩士時主修傳媒專業,她比較關注澳洲社會、文 英國演員Michael Crawford
化方面的信息。她表示,在中國時,年輕人最多是進電影院去 西班牙情歌王子Julio Iglesias
看個電影;或許一線城市近些年上演的話劇、芭蕾舞劇稍微
英國籍搖滾樂唱作人、作曲家、鋼琴家和演員Elton John
多一些,但因為沒有那種氛圍,也沒形成甚麼趨勢。
美國歌手兼作曲家及音樂製作人Stevie Wonder
三年前,她在悉尼看到來自紐約、旨在恢復中國五千年
美國演員Al Pacino
傳統文化的神韻演出廣告。她覺得在海外看到這樣的演出
新鮮有趣,就買了票去看。那是她的第一次劇院體驗。她說,
她感受到澳洲人的文化與素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氛 曾上演的部分世界級演出
圍,覺得這也是了解和融入澳洲的很好方式。看完演出,她
《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
說感到發自心底的喜悅,是以往從來沒有過的。
《媽媽咪呀!》(Mamma Mia!)
對我們華人移民來說,融入一個新的環境,不是一朝一
《沙漠妖姬》(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sert)
夕的事。適逢神韻澳洲巡演之際,在悉尼的頂級劇院來一次
《戰馬》(War Horse)
中華神傳文化的暢遊體驗,同時品味和體會澳洲人的這一文
化習俗,盍不一試? 《舞國英雄》(Strictly Ballroom)
《瑪蒂爾達》(Matil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