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Epoch Times Weekly Issue 6 - 27 Jan 2017
P. 5

黃曆新年到









             憶年俗  過新年















                     悉尼華人                                    「送灶祭祖、年貨街」                          大年三十前,各家會在門前貼對聯、玻
                                                                                               璃上貼窗花、年畫。以前賣對聯的不多,人
                                                               —熱鬧的天津衛
                                                                                               們就買來紅紙,請會寫字的人幫忙寫。
                                                        已定居悉尼十餘年的余先生是地道                          余先生接著說:「就這樣一直忙乎到
                   提到華人最重視的傳統節                        的天津衛,目前在悉尼一間傢俱公司擔任                       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家人做好各式炒菜,
                                                      技術人員。他回憶起幾十年前過年的情                        晚飯吃好了後,我們家兄弟姐妹穿好新衣
              日— 新年,或許每個人心                            景,變得格外健談。「這過年啊,從臘月                       服,因老話說:『三十當天是全神下界,』

              中都有歡樂、溫暖而又獨特                            二十三小年這天就開始了。天津有句老話                       我們全家給神佛上香叩拜,這香燭點起後
                                                      叫『二十三,糖瓜黏,灶王爺要上天』。每                      就不能斷了,一直點到正月十五。晚飯後
              的珍貴片段,無論時代如何                            到這時,整個天津衛到處都是賣糖瓜的,                       大人們開始包素餡餃子,煮好第一鍋餃子

              變遷,無論華夏兒女身處何                            家家戶戶都會買糖瓜祭灶,送灶王爺上                        先供神佛。小孩子們就在門口玩起抖蒙葫
                                                      天。」每年從臘月十五起,天津的年貨攤販                      蘆、拌空竹、打燈籠,非常開心。午夜12點
              方,由這一節日承載著的傳                            要「上全街」,就是各商店把年貨全部擺上                      放鞭炮,然後吃餃子。過年期間,大人小孩

              統文化依然在被延續承傳。                            櫃檯,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市中心年                      都要說吉祥話、喜慶話。」
                                                      貨市場主要集中在天津天后宮為中心的宮                         他講道:「初一的五更時分,天還沒
              慶祝雞年之際,和移民多年
                                                      南、宮北大街。                                  亮,人們就收拾出門去廟裡敬香,因為都想
              的華人朋友一起重溫當年在                              余先生說:「用糖瓜祭灶是百姓希望                       要燒頭炷香。天亮後,大家互相串門拜年,
                                                      灶王爺去玉皇大帝那多說好話。」那怎麼                       老天津衛拜年,那時不說新年好,說的是
              中國度過的傳統新年,許多
                                                      祭灶呢?臘月二十三這天,老人們點上香                       『見面發財』。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麵,初三
              溫馨與懷念在其中。                               燭,晚飯前,把糖瓜在灶火或者爐子上烤化                      的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到了初五
                                                      了,抹在灶王爺嘴唇上,意思是粘住灶王爺                      也稱『破五』,又要吃餃子了,家家戶戶剁
                                                      的嘴,到玉皇大帝那別說不好的話,保佑                       肉做餡,剁肉也有懲治小人之意,包餃子是
                                                      全家老小來年平安。祭完灶後,把舊灶王                       把小人的嘴捏住了,避免口舌是非。」
                                                      爺像從牆上揭下來,和錫紙做的元寶一起
                                                      燒掉,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了。糖瓜是一種
              文/劉頌恩
                                                      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糖。冬天把它放在
                                                      屋外,因天氣寒冷,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
                                                      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
                                                      別有風味,也頗受孩子們的喜愛。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各家各戶再請灶
                                                      王爺回到人間,貢上點心水果,這一送一
                                                      請,是請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
                                                      安,」這也是人們貼在灶王爺畫像左右的
                                                      一副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





                                                                                                                                                 5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