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Epoch Times Weekly Issue 6 - 27 Jan 2017
P. 6
余先生表示,「這樣吃吃喝喝到了正
月十五,就是燈節,各式各樣的燈全擺出來
賣,蓮花燈、吉利燈、走馬燈,八仙造型的
燈,五分錢或一毛錢一個。用的是蠟燭或
燈芯油碟。我姥爺是滿人,平時就喜歡鼓
搗這些手工,每到這時,他用蘆葦給我們扎
燈籠。先紮好骨架,然後拿毛頭紙糊在架
子上,糊好後用顏料畫,姥爺手巧,一會兒
就扎出個孫悟空、一會兒又扎個豬八戒。
那時家家戶戶大門前都掛著燈籠,各式各
樣很好看。」
如今在澳洲過中國新年,余先生說:
「因為沒有假期,也沒有甚麼過年氣氛。
只能是和朋友們聚一聚說說話,吃吃東
西。」
「宰豬、打糍粑」 講究快、準、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
—好客的雲貴高原 瓷實有韌性。
貴州人除夕前要祭祖,家家戶戶把家
九十年代初就來到澳洲的畫家郭先 譜、牌位前擺上香爐、供品,燒香叩拜後,
生,也是悉尼市政府今年中國新年慶典 祈求豐收,最後燒紙錢,俗稱「送錢糧」。
十二生肖花燈之一鼠燈的設計者。他講起 郭先生說:「大年三十晚上,吃好團圓
自己小時候在家鄉貴州過年的情景說:「那 飯後,我們要守夜的,大人們給我們講一晚
時候到過年時是要殺豬的。」這或許是很 上故事。還要洗腳,就是從膝蓋以下要專門
多貴州人記憶中的過年習俗。距離過年一 洗洗,意思是把一年中所有不好的東西都
個月左右的時候,貴州人會宰殺自家養了一 洗掉。」年夜飯要全家人一起張羅,將之前
年的肥豬,然後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來吃 準備的雞鴨魚肉統統端上桌。守夜是把一
頓熱鬧飯,一起分享豐盛的豬肉大餐。也寓 切邪瘟疫病驅走,期待新一年吉祥如意。
意即將過年並期盼來年的大豐收! 郭先生提及多年前回國時的感受,
郭先生與他設計的悉尼中國慶典中的生肖燈。
「我們那裡還要打糍粑、做染色米 「我的家鄉如今已經變成一個旅遊點,不
花。到了過年,小孩子最高興,因為大人還 僅自然環境遭到破壞,過去的傳統習俗變
要給紅包。」貴州很多地方都有「二十八, 成了一種表演,給外地遊客看的,已經不
打糍粑」的說法,年近三十的時候,幾乎 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了。現在的年夜飯都是
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去外面飯店吃,越來越無聊,特別沒意思
頭天就要把精選的糯米用清水泡在 了。」
桶裡,等完全泡漲了,就裝到專用的蒸飯器 說起今年的中國新年怎麼過,郭先生
具—甑(音「曾」,四聲)裡去蒸。蒸到九 表示,還沒有甚麼計劃。以前也就是跟朋
分熟時,起鍋,將蒸好的糯米飯倒進石臼 友們去唐人街找個飯店吃個飯、約三五好
裡。打糍粑看起來容易,打起來不簡單。木 友去海邊游泳曬太陽或是帶著澳洲朋友
棍不是被糯米黏住提不起來,就是相互「打 去品嚐中餐,給他們講講中國傳統新年民
架」,沒多久手臂就綿軟沒力氣了。打糍粑 俗,也算是在海外的一種慶祝方式了。 貴州人過新年要打糍粑。
6